logo
【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让阅读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 王菁
来源:新普陀小学东校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0日

让阅读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几十年来,于漪在中学语文教坛上默默地耕耘着。她曾经说过,语文是教文育人。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稻草人》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它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结合三年级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教师在指导阅读《稻草人》时,应制定适切的阅读策略,有效落实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熟悉内容,初步了解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下面,详细列举两次阅读实践活动,为“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的阅读实践提供了案例的支持。

1.爱阅读,乐分享

《小白船》描写了小溪边停泊的一条小船上小男孩和小女孩经历的一次冒险故事。这篇童话是落实“关注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语文要素适合的篇目。教师可以实践以下阅读活动:①自主阅读《小白船》,划出有新鲜感的句子。②利用“午间俱乐部”的时间,举办分享朗读会,同学们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阅读感受。③把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摘抄下来,制作成一张“小书签”。④在教室黑板报的“成果树”上,布置制作精美的小书签,展示交流。

2. 爱阅读,见自然

《芳儿的梦》描写了芳儿想要送给妈妈最特别的生日礼物而苦思冥想,梦见自己在月亮姐姐的帮助下摘下了美丽的星星,串成项链送给妈妈。文中生动的语言是值得同学们品读感受,积累下来的。这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自然”的单元主题,“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的语文要素相契合。课堂上可以实践以下阅读活动:①自主阅读《芳儿的梦》。用横线画出月光中的景色描写,有感情地读一读。②找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到社区、街道上走一走,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用拍照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你觉得美的时刻。③利用“午间俱乐部”的时间,交流自己拍下的照片、视频,读一读文中优美的句子。④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刻也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去感受,去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图片或文字)记录。

城市的建设,让我们已经离自然生活很远了。即使在户外,好像也难得有宁静的时光和山川风月顺利地建立链接。看不到真实的第一自然,第二自然也慢慢扭曲,细致的景物描写逐渐消失了。

通过以上两个阅读实践活动的案例呈现,引导学生可以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运用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获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和绘画、表演、拍摄、户外相结合,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孩子生命的成长注入力量。

阅读《稻草人》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在一篇篇课外童话里进行运用实践,初步了解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在综合活动中,通过朗读、绘画、拍摄、表演、张贴布置板报等丰富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激发了阅读兴趣。在和伙伴的交流探讨中,营造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融入日常校园生活,逐步成为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体会到阅读是快乐的时光,是温暖的陪伴。